企业文化

百年黄园林木盛,一册《花经》源流长

日期:2024-10-24


园林集团长三角一体化绿色科技示范楼和李子园公园所在地,百年前是由黄岳渊、黄德邻父子创办的上海黄氏蓄植场旧址。自1909年创办以来,黄氏蓄植场作为中国现代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事业的重要代表,不仅在植物培育和园艺技艺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还在地方文化传播、生态保护和教育推广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黄氏父子《花经》一书详细记录了园林植物栽培的技巧与知识,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思考,成为中国现代园林植物百科的起点。

为纪念上海黄氏蓄植场开办115周年,充分发掘《花经》文化精神,弘扬海派优秀传统花卉文化,10月24日,“纪念上海黄氏蓄植场开办115周年——《花经》再版首发式暨中国花经文化主题研讨会”在园林集团长三角一体化绿色科技示范楼和李子园公园成功举办。

园林集团总工程师吕志华代表主办单位致欢迎辞。他强调,《花经》《中国花经》凝聚了黄岳渊、黄德邻父子、程绪珂、陈俊愉等众多园林工作者的毕生心血,是他们对园艺事业的深刻理解和智慧的结晶。《花经》的再版首发及主题研讨,是对他们的最好纪念。作为李子园公园林长单位,园林集团重返黄园旧址,花经故里,将传承这份自强不息的家国情怀与精神,在双碳转型的道路上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国花卉协会花文化分会会长周武忠在致辞中表示,上海黄氏蓄植场作为中国园艺和花卉文化的重要坐标,是传承与创新的先驱,不仅推动了近现代中国花卉文化的传播,更是成为繁育海派园林植物的先驱。他呼吁大家在保护生态、倡导绿色生活的时代背景下,继续推广花卉文化,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场关于美与自然的盛会中来,携手为推动中国花卉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传承贡献智慧和力量。

黄氏蓄植场后人,黄德邻之子黄成棣在致辞中表示,其父黄德邻先生深深地热爱山茶花、杜鹃和盆景,对黄家花园和上海植物园有深厚的感情。他对主办方及各有关单位为保护和发掘黄家花园的深厚文化遗产表示了感谢。感谢大家为推动《花经》再版工作做出的不懈努力,强调如今零碳公园李子园公园及“花经堂”的打造实现了黄家后人一直想做而未能实现的大事。

在《花经》2024简体彩图版新书发布仪式上,新星出版社幻象文库负责人、资深编辑、《花经》再版责任编辑黄艳介绍了本次花经再版发行的相关情况。在与会嘉宾观众的共同见证下,《花经》2024简体彩图版新书正式发布。

在随后的中国花经主题研讨会上,《花经》2018版和2024版图书主策划人、出版人姜淮以《黄家的一部书》为题,讲述了《花经》再版幕后故事;园林设计总院副院长、总工程师赵彦作《从“黄家花园”到零碳公园》报告;上海植物园高级工程师郭卫珍以《山茶的栽培历史与传承创新》为题介绍了上海植物园基于黄德邻先生对山茶花的栽培研究在当今中国山茶花的栽育传承与创新;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园林植物与人居环境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董丽以《植中君子,宜园宜林-浅谈竹文化及其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为题作交流分享。

在研讨会圆桌对话环节,来自新闻出版、风景园林行业单位、高校专家学者,相关园林植物领域老专家、参与编纂《中国花经》的编委、黄园及其故旧后人等嘉宾,围绕如何挖掘《花经》《中国花经》的时代内涵和文化价值,传承中国花文化进行了主题探讨。

本次活动现场还举办了由园林设计总院和上海图书馆联合举办的《中国花经出版文献展》,展出了由原上海市工务局园场管理处赞助出版的《上海园艺事业改进协会丛刊》系列丛书,以及1949年版花经到90年代《中国花经》、新版《花经》及相关书籍。普陀区林长办举办了普陀区野生动物及湿地保护宣传科普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