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描绘古意画卷 打造生态绿廊 成都驿马河生态修复(驿马河城市公园二期)正式开园

日期:2021-12-01


12月1日,第31届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驿马河生态修复工程(驿马河城市公园二期)正式开园。该项目由园林集团牵头联合设计、施工、地勘共7家单位建造,是成都龙泉驿区公园城市建设的重点惠民工程。

驿马河城市公园二期地处成都市龙泉驿区龙泉街道,北起环湖南路,衔接大运会东安湖片区,南至桃都大道,东接董朗路,西至桃源路,用地规模约917亩(驿马河生态修复工程总面积约1910亩,南北长约4.6公里,其中一期993亩)。项目整体定位为“古驿画卷,生态绿廊”,以龙泉驿的母亲河驿马河为背景,结合龙泉驿的历史文脉和地理特点,激活古代驿站的概念,提升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内涵,将历史印记表达沉淀为长期传承的城市符号,形成“一廊三道串九驿”的整体空间布局,其中“一廊”为驿马河生态修复廊道,“三道”为古驿商道、驿道、文道三条特色游线,“九驿”为锦官驿、龙泉驿、甑子场等9个经现代化创新演绎形成的“古驿”特色文化园区,为市民提供各种日常生活交流休闲的功能空间及各式活动体验。

项目从生态修复、慢行优先、筑景成势、文脉传承四大策略入手,践行公园城市理念。

生态修复,通过河湖分离、深潭浅滩的重塑生态,保留原生竹林,改善水岸消落带,创造多样生物栖息地,建立一个观山望湖的生态本底,形成一个成熟的自然栖息地和宜人的滨水空间。原驿马河沿岸,当地村民遍种竹林,为了将这份乡愁与生态保留,公园建设过程中并没有砍伐或移植这些竹林,而是根据其生长状况合理设计周边景观,最大限度保留了丛丛竹林,总共约有8400平方米原生竹林得以保留。

慢行优先,建造以人为本的交通体系,实现公共交通与慢行系统的有机融合。驿马河公园一期与二期共规划了15公里绿道及16座特色景观桥,并通过生态绿廊与东安湖无缝衔接,营造全民共享、高效便捷的公园城市宜居环境。园区内共有16座景观桥连通滨河两岸,并通过生态绿廊与东安湖无缝衔接,营造全民共享、高效便捷的公园城市宜居环境。

其中,“流云桥”是迄今全球首座运用3D打印技术完成的最大跨度的高分子材料景观桥,主体部分长21.58米、宽8米、高2.68米,净重12吨,整体拼装完成后含引桥总长达66.8米,创新采用“分段打印、预制拼装工艺”,以自由灵动的曲线、简洁明快的现代流线笔触描绘“一山连两翼”、“两山夹一城”的形状轮廓,营造延绵悠长的空间意境。

筑景成势,结合周边配套,有机嵌入观光旅游、文化创意、体育运动、科普研学等特色产业,呈现新消费场景52处,促进“水、岸、绿、景、城”有机融合。量身定制人文休闲之旅,场地功能布局以体现儿童友好型城市理念为指导,植入童趣里驿文化儿童乐园,有戏沙、戏水,滑梯、滑索等体验活动。在市政路旁的公园出入口设置宠物乐园,为宠物开辟的专用场地,通过围合区域和相关设施,给宠物提供舒适自由的自然环境。

文脉传承,根据当地驿站文化打造特色体验线路,量身定制人文休闲之旅。三道九驿文化主题景观区,萃取古东大路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深厚的历史典故,结合自然传统的表现手法,打造网红文化载体,彰显文脉传承的人文价值。

驿马河城市公园二期突出“一廊、三道、九驿”的景观布局,注入当地川西风格的元素特点,具有植物配置的多样性、交通体系的便民性、活动区域的多样性、布局的生态性,是集生态、休闲、人文为一体的开放式公园。园林集团把握第31届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举办的机遇,用责任打造精品,以实力追求卓越,创新营建开放共享、多彩可及的高品质生态空间,切实做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更好回应人民群众对城市优美生态环境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