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上海建工园林集团承建的山西神农湖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项目整体工程进入验收阶段,神农湖水质实现由劣V类提升至IV类水,水体透明度达到1.5米以上。治理修复完成后的神农湖将成为面向未来的城市休闲、生态涵养、旅游康养的城市绿色综合体,成为展示山西长治新城发展的门户地标之一。 神农湖位于山西省长治市主城区西北侧,西临漳泽湖国家湿地公园,本次项目治理范围约82.9公顷,涉及的主要现状水体有壁头河、神农湖湿地及漳泽水库。整体治理前,神农湖面临着以下主要问题:局部水域面积小,水系割裂;水体受上游来水、农田退水、地表径流等污染,面源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水质总体处于V类,总氮、氨氮、总磷指标超标较多;水体浑浊,透明度低,水生植物难以生长,自净能力差;驳岸单一杂乱,滨水蓝绿空间明显不足。 对这些难点,园林集团旗下琸源生态公司紧密围绕“水质提升”、“生态修复”、“景观提升”三大治理目标,为神农湖量身定制了“补水净化+布水优化+生态修复”的系统水质提升技术“套餐”。通过统筹外源污染处理、内源污染消除、水生态系统构建、水环境系统维护等多个专业体系,使神农湖恢复活力与生机。 补水净化。通过专业技术,进一步改善神农湖水量不稳定和水流速度慢的现况。在保水质、控水位方面,制定“一体式泵站+预处理设备+气盾坝”三级联动技术方案。由于枯水季节降雨量少,蒸发量大,为保证景观效果,设置补水水泵与输水管道,设计在神农湖水位低于常水位10cm时进行补水,补水水源为漳泽水库,输水管道终点为调蓄塘。预处理设备为全地埋式磁混凝沉淀设备,其内设置除磷装置和磁混反应间、可提升式刮泥机等对来水进行预处理,出水进入前置湿地及后续生态处理工艺。 布水优化。技术小组使用水系梳理、重塑水域等一系列土方工程,优化滨河空间和保证流速。在调蓄塘西南侧设置气盾坝一座,可在汛期时,将上游来水及时引流至主湖区,进而溢流至水库,保证工程整体安全度汛。 生态修复。在污染源控制方面,为神农湖设置“前置湿地+多级生态滤床”工艺,前置湿地采用表面流净化工艺方法,两组并联,其上覆沸石的天然孔洞能够吸附有机分子,起到过滤、吸附作用,同时种植沉水、挺水、浮叶植物,投放微生物,改善水体景观效果,并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多级生态滤床为潜流湿地,分两级串联设置,每一级中两组并联,以砾石和沸石为主要填料,强化过滤、净化和吸附功能,去除总氮、总磷、COD、BOD等污染物。后期,通过河道清淤和大面积摸排、翻土清除深埋河道底部的芦苇根,进一步减少神农湖内源污染,保障神农湖水质的长期健康。 目前,经过专业第三方检测单位提供的检测报告显示,神农湖送检水样已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IV类标准。治理后的神农湖湖面视觉自然开阔,水体透明度达到1.5米以上,湖水生态系统成功建立,随着水环境的持续优化,未来将实现“清溪碧透,鱼翔浅底,功能复合,再现活力”的生态修复总目标。神农湖也将成为一座现代的城市休闲公园、一片绿色的生态涵养湿地、一个神农文化旅游康养的城市绿色综合体,成为长治市的又一道蓝绿相融的生态屏障。 |